当前位置:中工网工会频道劳动保障-正文
员工索赔历经仲裁和一审后又上诉 转至工会调解一小时解决纠纷(图)
//www.workercn.cn2014-10-27 09:32:45来源: 中工网——《劳动午报》
分享到: 更多

  劝劳方动之以情

  最终其接受和解

  见齐律师推门出去,常卫东扭头对储晓琪说:“你的案子我仔细看过了,仲裁支持了你一部分诉求,一审全给驳了。”

  储晓琪气愤地说:“仲裁裁决出来后,我觉得还可以。没想到单位到法院起诉,我成被告了。您说说,我在公司干了7年多,任劳任怨,努力做好交给我的每一项工作,到最后,一分钱补偿没拿到反而成了被告……”

  常卫东站起来:“咱换个话题,聊点开心的。你现在在哪儿工作?”“没上班,我学英语呢。今天下午就有课。”“小储你真行,学英语期间还打几个举报电话。”调解室里响起笑声,储晓琪边笑边说:“谁让他们让我当被告的!”

  “你有什么打算啊?”常卫东笑着问她。“2.4万元,一分都不能少。”储晓琪说的很坚定。“你觉得单位会答应吗?”“估计他们只会给一个月的工资,4000元。”

  停了一会儿,常卫东对她说:“你咨询过了吧?案件到了二审,你又没有新证据,改判的可能性很小。”储晓琪沉默不语。

  “等判决很可能会一分钱都拿不到,而你又知道要求太高单位也不会答应。你以前为什么没举报呢?说明你对公司还是有感情的,毕竟工作了7年多。企业效益不好你是知道的,咱能不能把这个赔偿要求降低一些?”看工会调解员这么理解自己,储晓琪点了点头。

  常卫东把齐律师请进调解室。经过一番释法释理,储晓琪与单位达成和解,公司向其支付1.2万元经济补偿款,双方再无任何法律纠纷。就这样,前后一小时,一起较劲的劳动争议案件被化解了。

  记者昨天了解到,储晓琪已收到公司支付的1.2万元补偿款。(本文中的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均为化名)

  (本报记者 王香阑 文/摄)

1 2 3 4 共4页


[保存]     [全文浏览]      [ ]      [打印]     [关闭]     [我要留言]     [推荐朋友]     [返回首页]

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,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
Copyright © 2008-2011 by www.workercn.cn. all rights reserved
浏览本网主页,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*7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