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失智母亲上班是鲜活的德育课 - 评论 - 中工网

中工娱乐

带失智母亲上班是鲜活的德育课

来源:中国教育报
2024-04-23 13:59

原标题:带失智母亲上班是鲜活的德育课

据媒体报道,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第二初级中学的教师孙元金,在学生眼中有两种不同的形象。课堂上,他是一位负责的好老师;课堂外,他是一位孝顺的儿子。他的办公室里有一个小马扎,小马扎上坐着一位71岁的老人,是孙元金的母亲,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和孤独症。孙老师带母亲上班已有六个月了。

羊有跪乳之恩,鸦有反哺之义,孝敬照顾父母是最基本的人伦亲情。孙老师带着失智母亲上班,虽是无奈之举,但其所传递的人间真情和诠释的教育价值,却深深打动了公众。

身教重于言教。孙老师的父亲早逝,母亲是他成长阶段唯一的“顶梁柱”。三年前,母亲被确诊患有阿尔茨海默病,不仅记忆力严重减退,且常常迷路走丢。经学校同意后,孙老师带着母亲上班,不仅展现了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,这种不言之教也向学生传递了深刻的教育意义。

百善孝为先。尊敬和照顾长辈是基本的道德准则,但不少学生对此没有什么切身体会。孙老师通过实际行动向学生展示了什么是为人子女者的本分,相比于口头上的说教,其亲身示范无疑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,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。这样的情感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同理心,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。

教育无处不在。孙老师母子二人的故事成了鲜活的德育示范,学校的做法同样感动了不少网友。孙老师小心翼翼地扶着母亲走进校园,学生热情地与老奶奶打招呼,闲不住的老人常常拿抹布一遍遍擦拭窗户和书架……这些美好的日常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。学校管理者的开明和表现出的教育大视野,不言而喻。学生耳濡目染中学会的道理和萌生的善意,也会让他们终身受益。

生活即教育。这个教育佳话也给我们提了个醒: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,更要注重学生品德、情感教育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,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和价值观。为此,我们要适当把目光从书本和课堂上转移到现实之中,善于发现和开发身边的教育资源。当然,这并不是要求其他学校也依样画葫芦。据校长马勇介绍,学校之所以同意孙老师带着母亲来上班,并非盲目决策,而是进行了细致的走访调查,确认不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。学校毕竟不是养老院,遇到类似的情况还需依据实际酌情处理。

教育先教人,中学老师带着失智母亲上班是一堂鲜活的德育课,不仅体现了孙老师对母亲的孝顺,也是在践行大教育理念,有助于为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打下坚实基础。此举传递了丰富的教育价值和人文关怀,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积极影响。这种鲜活的德育课,多多益善。

胡欣红,作者系浙江省衢州二中高级教师)

责任编辑:王后

媒体矩阵


  • 中工网客户端

  • 中工网微信号

  • 中工网微博号

  • 中工网抖音号

中工网客户端

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

马上体验

关于我们 |版权声明 |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84151598 |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:010-84151598
Copyright © 2008-2024 by www.workercn.cn. all rights reserved

扫码关注

中工网微信


中工网微博


中工网抖音


工人日报
客户端
×